三峡基地发展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创新驱动破难题 匠心巧思“亮”起来

  1996年10月1日,三峡专用公路建成通车,2015年3月1日,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援地方经济发展,专用公路免费对社会开放。这条公路隧道群由5座双管隧道组成,隧道全长14.6千米,隧道中分布着2461盏隧道灯具,免费开放期间隧道亮灯率始终达到98%。

  在近30年的运行中,老式高压钠灯、无极灯逐步淘汰,三峡基地公司三峡环境公路管理所计划全面启动LED灯具更换工作,保障“大国重器生命线”的安全畅通。

  直面挑战,锁定攻坚方向

  隧道内新旧灯具底座不兼容问题,是灯具更新换代的最大“拦路虎”。每更换一批次灯具,支架都需重新定制,不仅成本高昂,且耗费人力物力——单盏灯具的拆装作业需要2人耗时20分钟协作完成。

  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三峡环境公路管理所电光QC小组迅速集结精锐力量,以研发快速拆卸式隧道LED灯具万能支架为攻关目标,开启了一场聚焦降本增效的技术突围战。

  科学论证,筑牢创新根基

  围绕设计一款能兼容旧底座、适配各类新LED灯具且经济实用的万能支架目标,QC小组从技术、经济、安全三大维度展开严谨论证。

  在技术层面,借鉴机械领域成熟的可调节部件技术,设计出带有定位孔的滑动轨道与通用连接转换模块;经济层面,依托市场充足的材料供应与批量采购优势,保障成本可控;安全层面,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与采用国标绝缘材料,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科学详实的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益求精,探寻最优方案

  项目推进过程中,QC小组大胆尝试、反复验证,提出两套支架设计方案。最初采用的L型材支架虽解决了新旧灯具底座兼容问题,但存在操作繁琐、灯具规格受限、成本高昂等弊端。

  面对困境,团队成员迎难而上,经多轮研讨与试验,最终推出C型槽万能支架方案——以标准化C型槽为主体,搭配滑块与内六角螺丝,凭借其独特的栅型开槽设计,实现对不同孔距底座的全面兼容,单人5分钟即可完成灯具拆装,彻底颠覆了传统作业模式。  

  栅型开槽

  成果斐然,彰显创新价值

  C型槽万能支架一经应用,便展现出六大显著优势:标准化规格大幅降低采购成本;结构简洁可靠,兼容性极强;单人作业模式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节省人工与台班成本;单盏灯具材料成本仅20元,较传统方式节省80元,若应用于三峡专用公路2461盏灯具更换,预计可节约材料费超19万元! 

   灯具安装在C型轨上

  从L型槽的初步探索到C型槽的突破创新,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攻坚克难的决心。这一项目也在宜昌市第四十三次质量提升小组代表会议上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这一成果不仅是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为三峡专用公路隧道养护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彰显了技术革新的强劲动力。  

  公司将持续深耕公路养护技术创新领域,探索更多降本增效的技术方案,为保障“大国重器生命线”安全畅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撰稿/美编:吴佳林 摄影:公路管理所 提供审核:杨杰 张倬栋 张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