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云南省永善县海子山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三峡基地公司通信分公司作为通信系统建设方,为项目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稳稳迈出了进军新能源的第一步,顺利攻克了新能源通信系统建设的“第一座山头”。
在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无闻、不畏艰辛的建设者们——通信分公司在相关部门、项目部抽调的9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海子山项目通信突击小分队。
海子山光伏发电项目地处云贵高原,项目所在地的海拔高达3154米,初到此地,“高反”就给小分队来了个“下马威”。
“头痛,呼吸不了,有一次我搬一根200米的光缆,走了不到20米,眼前一片黑。”不仅是项目资料员龚磊,小分队其他成员也都接受了类似考验。
除“高反”外,大雾天气也“霸气十足”。海子山地处永善县最高点,大雾天气十分常见,能见度极低。“我是1996年拿的驾照,但在这里开车,我的后背总是直冒冷汗。”司机冉啟芳说。
无论是往返相距33公里的工作地与住宿地,还是日常运送各种设备,他们几乎每天都必须在大雾中“穿越”。
但无人退缩。对于小分队来说,艰苦的环境恰恰是检验自身的“识别器”。
从4月初踏勘现场,到11月联调测试,在倒排工期的情况下,困难一重又一重。
由于设备采购涉及多个厂家,到场时间不一致,为确保并网发电,设备一到,小分队就要争分夺秒进行安装,以便为后期调试预留时间。
回想熬夜加班的日子,施工现场负责人董静静感慨道:“为完成光缆熔接,其中有一回我们从下午1点干到凌晨2点多,中间就只啃了个苹果。”
最难的还是联调测试。在项目建设后期,现场不仅交叉作业多,而且还常常遭遇停电。“我们通信联调总是要抢时间。”技术负责人王东一直忘不掉那个晚上:“信号太弱,根本沟通不了,实在没办法,我就站在离机房两三百米的地方,一边用手机和县电力公司调度员沟通,一边用对讲机把相应的调度信息转告给基站工作的同事,前后耗费近四个小时。”
就这样,小分队以基地通信人忠诚敬业的态度和高效专业的速度,10天完成了8套机柜、41台设备的通信设备安装工作,8天完成了所有通信及调度数据网调试工作,5天完成了全部二次安防系统调试工作。
对于分公司来说,海子山200MW光伏发电通信系统建设意义非凡,因为它是“第一步”、“第一座山头”,所以它也是“前哨所”、“练兵场”。
三峡基地公司高度重视,分公司全面研判,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现状,充分考虑下一步建立数字化资产的客观需求,及时从职能部门、项目部抽调技术技能骨干,组建了由老、中、青梯次人员构成的小分队,旨在学习积累新能源场站建设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后续承接同类业务提供可遵循的样本。
人人都希望是“第一棒”的选手。“谁会是幸运儿呢?没想到我就是!”龚磊是2022年高校毕业生,他几乎全程参与了本次项目建设。
在项目现场,他不仅学到了许多新能源相关知识,对于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等实操技能,也能够“手到擒来”。龚磊认为,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全面快速的成长:“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都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的海子山,正在夜以继日输送绿色电能、助力社会发展,而对于刚刚完成项目建设的通信小分队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们将在分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任,以“螺丝钉”的精神奋进“两翼齐飞”、贡献基地力量!(撰稿:杨安红、杨洪书、张莹 摄影:龚磊 冉啟芳 审核:杨洪书)
三峡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子公司,于2016年8月25日在武汉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5.75亿元。公司核心业务包括生态环保、水电旅游、供水供电、物业管理等。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行业一流、创新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助力三峡集团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坝路8号
邮编:443002
电话:0717-6767024
传真:0717-6767024